一等奖 吴延兵

标识以数字“30”、院徽、“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招生30周年”中英文、“1995-2025”等元素组合设计而成。其中院徽体现外语学院特色及专属性,数字“30”“外语学院招生30周年”和“1995-2025”突出招生30周年主题。整体运用院徽中的标准色蓝色,体现学院文化内涵,一脉相承,整体设计简洁明了、富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二等奖 任龙瑶

标识紧扣“招生30周年”主题,以数字“30”为核心视觉元素。图形标识里,深海军蓝“3”坚实厚重,象征学院三十载办学底蕴与积累;古金色“0”融入地球、拱门造型,地球代表外语学院语言特色与跨文化交流,拱门寓意学院为学子搭建成长、走向广阔世界的通道,也暗合“招生”开启学业新篇之意。色彩上,深海军蓝沉稳体现学院积淀,古金色亮眼显荣耀与希望,二者搭配凸显纪念意义与未来展望。字体上,中文采用隶书,庄重典雅,英文采用Trebuchet MS简洁规范,与图形标识相得益彰,整体传达出外语学院招生30年来,以知识为舟、以教育为桥,培育人才、传承学术的历程,及迈向新征程的信心与期许。
二等奖 燕英标

标识以整体形化的数字造型“30”巧妙融合院徽、书页、星光、纽带、祥云等元素营造视觉构图,点明“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招生30周年”鲜明的主题特征及文化内涵;1995-2025是活动周年,热烈隆重的红色调饱含喜庆氛围,叠加书页体现高等院校教育属性,不忘初心的连接纽带结合色彩叠加的动感造型展现广大师生昂扬向上、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闪耀星光的同心圆环绕下的院徽图案昭示着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等奖 张萌

标识由数字“30”、地球、天平、飘逸的纽带以及红色元素组成。数字“30”直观展现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招生30周年的重要节点。地球象征着外语学院开放包容、面向世界的特质,寓意着外语学习与国际交流紧密相连,凸显外语学科特色。天平取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标志性元素,与校徽呼应。飘逸的纽带,象征着外语学院30年来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连接着不同文化、不同知识领域,促进交流融合。红色作为主色调,富有活力与激情,既传递出30年历程的热烈与辉煌,也寓意着学院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三等奖 陈济光

标识简明扼要、以数字“30”为核心元素,经艺术处理,有机融合了飘扬的旗帜、飞扬的纽带、璀璨的星星、悦动的学子、1995-2025等意境元素。通过抽象设计,形象、简洁、大气、明快凝练、概括凸显了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招生30周年的内涵,彰显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标识展示了隆重、热烈、喜庆、欢乐的氛围,呈现了激情和腾飞的力量,蕴含生机活力,寓意学院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等奖 王猛

标识中数字“30”与抽象的“外”字有机变化为绚丽的彩带造型,突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招生30周年活动主题。数字“30”体现招生30周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积淀。抽象的“外”字突出显著的外语学科特征。图案形似绚丽的彩带,烘托出招生30周年活动隆重、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展现出广大学子积极进取、求学上进的精神面貌。彩带同时化作联谊和交流的纽带,寓意学院以招生30周年活动为契机,回顾光辉历史、展望灿烂明天、凝聚师生人心、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上一篇:“i西安”品牌Logo与IP形象征集揭晓
下一篇:最后一页